海报评论员 朱延鲁
一渠通南北,清水润万家。近日,“南水浩荡润齐鲁”网络主题活动在山东举办。广大网友跟随记者的镜头,真实感受到了南水北调工程给山东人民带来的满满幸福感。在枣庄,得益于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的水质提升,河湖变美,生态变优,这座运河之城正焕发新生;在济宁,浩浩南水,奔流北上,这座城市的生态名片正越擦越亮;在泰安,南水北调工程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产业兴了、生活好了、人们笑了,成为泰安新图景……
时逢南水北调伟大构想提出70周年,也正值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江都水利枢纽两周年之际,举办此次网络主题活动,恰逢其时,意义重大。通过这次网络主题活动,深入挖掘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等方面的重大价值,让南水北调工程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上的贡献真实可感、肉眼可见。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山东作为南水北调伟大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和实际受益者之一,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过程中展现山东担当、讲好山东故事,使命所在,义不容辞。2013年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一渠清水,奔流入鲁,时至今日,通水9年来,山东已调引长江水53.68亿立方米,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性支撑。与之相伴随的,是山东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制度、措施,齐抓共管,确保南水入鲁为全省人民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实现最大化、取得最优解。
有水调,还得调好水。浩荡南水,能不能成为造福人民群众的“幸福水”,水质是关键。要确保水质达标,就要严把治污关。山东创造性实施的“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成为全国第一个劣Ⅵ类水体通过治污达到Ⅲ类水体的典范,为破解南水北调治污难题提供了样本方案。这一治污方案,山东人民是最先的受益者;随着方案推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因此受益。清渠活水,汩汩流动,南水北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个千秋之“利”一定是建立在有效治污的基础上。治水先治污,永远都是南水北调的“硬指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浩荡南水奔流去,千家万户幸福来。11月13日,随着南水北调山东段台儿庄泵站开机运行,山东新一年度的调水正式启动。滚滚长江水,浇灌“幸福花”。根据调水计划,本年度山东调引长江水量将突破历史新高。这就意味着会有更多家庭、更多百姓享受到南水北调带来的实惠,山东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将会更加牢固,与之对应的,必将是人民群众的“幸福之花”在齐鲁大地上绚丽绽放、花开满园。
(编辑:胥曰波; 责任编辑:曲萧琳; 终审: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