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78866992

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辉煌“十三五”奋进新时代 济南交通运输交出实干担当的答卷

来源:济南发布编辑:12-23 09:09

图片


12月22日下午,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辉煌‘十三五’奋进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九场发布会。发布会上,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贾玉良介绍了我市“十三五”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的有关情况。

图片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贾玉良


“十三五”以来,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交通强国重大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铁陆空地水”全面发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成网,互联互通能力显著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提质增效,惠民利民成果持续巩固,成功创建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公交都市、绿色交通城市等三项国家级示范城市。


“十三五”期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超2500亿元,是“十二五”期间的3.6倍之多,交通基础设施标准等级、服务能力和覆盖范围显著提高。


01

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显著提升

加快对外大通道建设,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升级。


一是高铁建设飞速发展。济青高铁、石济客专建成通车,济莱高铁、济郑高铁、黄台联络线3条高铁开工建设,济滨高铁、济枣高铁、德商高铁3条高铁加快开工步伐,“米”字型铁路网加快构建。市域高铁运营里程达到284公里,比“十二五”末增加52%。300趟高铁直达全国254个城市,3小时抵沪,1.5小时抵京,高铁出行更加便捷。货运大北环、董家铁路货运中心投入运营,“客内货外”科学布局规划实现。


二是航空运输提级扩容。济南国际机场北指廊航站楼、二平滑已全部建成,二期扩建工程总体规划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正在全力打造远期4条跑道、年旅客吞吐量8500万,国际最高级别的4F级机场。济南机场拥有航线204条,通航城市120个,2019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756万人次,比“十二五”末增长85%。


三是水路建设通江达海。小清河复航工程(济南段)在全省5个地市率先开工,施工进度居全省前列,济南港也将于近期开工建设,加快打造河海联运的黄金水道。


四是枢纽布局不断优化。济南东站综合客运枢纽建成运营,济南西站等枢纽服务功能优化提升,机场综合客运枢纽加快建设。


02

公路建设力度前所未有

全力打造了高快一体高速网、纵横环联国省道网和四好农村路三张公路网,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7万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里程441公里(高速公路273.1公里、普通国省道167.9公里),干线公路密度达到173.5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10个百分点,居全省前列。


一是“三环十二射”高快路网加快构建。完成高速公路新改建工程11项,全市实现县县通高速。特别是2020年,济泰高速、绕城大东环、青兰高速莱芜段、济乐高速南延、京沪高速莱芜段等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绕城大西环、济南至高青、济南至潍坊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投资和建设进度居全省前列。


二是跨黄通道建设突破历史。长清黄河公路大桥、石济客专公铁两用桥建成通车,齐鲁大桥、凤凰大桥和济泺路隧道加快建设,黄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济泺路北延隧道和黄河大桥复桥即将开工,规划跨黄通道实现数量翻番。


三是高标准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整修农村公路7000多公里,占全市农村公路总量的一半。农村通户道路硬化100%全覆盖,真正将致富路铺到村民家门口,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环境,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四好”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03

城市路网日益完善

以优化路网、提升承载力为重点,统筹高快衔接、民生需求,努力构建高效便捷路网体系。1998年至2015年,我市共建成快速路40.7公里;十三五期间,新建改造城市快速路75公里,是之前17年总量的近两倍,主次干道近500公里。二环西路南延、顺河高架南延、二环东路南延、二环南路东延、工业北路等快速路先后建成通车,“两横三纵”空中走廊成环成网。用“啃骨头”、“钉钉子”的勇气和决心,打通136条瓶颈路,解决了和平路东延、经十一路、舜德路北延、舜世路等一批群众期盼数十年的“老大难”道路,优化了路网结构,缓解了交通压力,得到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


04

公共交通优化升级

五年间,我市轨道交通实现零的突破,圆了泉城市民地铁梦。2019年,1号线、3号线一期开通运行;今年2 号线一期年底实现建成通车,总长度84.1公里的“H”型轨道骨干网络基本建成。6条线路159.6公里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正在全力以赴加快建设之中。公交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公交场站23处,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公交线路总长度10807公里,比“十二五”末增长1倍。新增线路199条,全市公交线路达到581条,定制公交820条。


05

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智慧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由一个指挥中心、一个大数据中心、四个综合管理平台和N个行业应用系统组成的“1+1+4+N”智慧交通体系,有效提升了交通运输管控决策能力。建设了国内领先的“公交大脑”及MaaS(出行即服务)平台,依托公交数据大脑及MaaS平台,在新型互联网公共出行、5G+数据大脑行业治理、新基建产业应用三个高地形成创新示范,定制公交“济南模式”、公交“云”卡等均走在了全国前列,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交通出行需求。


二是道路施工管理树立新标杆。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国首创城市道路“人文关怀、智慧管理”的HSE管理体系,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健康、安全、环境深度融合,树立行业标杆。特别是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泉城交通人挺身而出、坚定逆行,把好“外防输入”的第一道关卡,推动复工复产,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交通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的五年。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战略要求,对标对表交通强国建设总要求,以谋划通道、加密路网、建设提速为重点,着力推动综合交通网络立体互联,着力推动大通道大枢纽建设,着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智能化升级,着力提升运输服务品质,以大交通发展建设拓展城市发展格局,推动城市能级提升,为打造五个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和保障。

一是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完善交通网络化布局,增强交通辐射力。建成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打造“一环十射”高铁网,推进“三环十二射”高速网扩容加密,完成小清河复航工程,建设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二是构建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优化城市交通出行结构,强化轨道交通骨干作用。强化城市内外路网衔接,完善公共交通配套设施,形成功能完备的城市交通系统。推进区际出行快速化,拓展国际航线网络覆盖面,加密国内干支航线网络和高铁开行频次。完善港站集疏运体系,推广标准化设施设备。


三是构建创新智慧的现代交通体系。积极发展新基建,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实施基础设施数字化工程,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和创新应用。


四是构建节能环保的绿色交通体系。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衔接,统筹综合交通线网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大力构建运行高效、市民乐乘的优质地面公交体系,提供“快速、准时、方便、舒适、经济、安全”的公共交通服务。


五是构建可靠灵敏的运输安全生产体系。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投入,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健全交通安全生产制度和技术标准规范。健全综合交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六是构建规范有序的现代治理体系。推进法治交通和信用交通建设,试点信用分级管理;推进“互联网+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完善大交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关阅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网络中国节·我们的节日·重阳节
啄木鸟在行动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学习强国
不忘初心
济南市第五届公益广告大赛征稿启事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鲁中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512635

鲁ICP备09056461号

鲁公网安备 37129002000003号

鲁中传媒网 用户邮箱:sdgscm@126.com

网站电话:0531-78866992

国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