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1-78866992

落实防控举措 坚持守土有责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丰收节里看“丰”景!钢城区农业农村建设发展硕果累累

来源:幸福钢城编辑:09-26 09:00

9月23日,农历秋分,我们迎来了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刨地瓜、掐谷穗、摘苹果……从农田到药地,由果园到大棚,在钢城区的山山峁峁上,一幅幅繁忙而喜悦的农忙场景正在上演。农民喜笑颜开,喜的是风调雨顺,笑的是年景丰饶。春华秋实,春耕秋收,农民最喜是丰收。近年来,钢城区紧紧围绕区委重点工作安排,以党建为统领,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总目标,狠抓落实,着力打造具有钢城特色的“小而特、小而精、小而优、小而美”都市精致农业新高地,为全区齐奔小康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农民群众的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抓特色 促振兴

近年来,钢城区狠抓重点特色项目建设。围绕做大做强“畜禽、花木、果蔬、药材、杂粮”等特色产业,钢城区农业农村局先后谋划了市级棋山艾乡田园综合体、艾山九龙山田园综合体、山东昊坤果业等一批大项目,打造了辛庄玫兰松菊、芦城精品果蔬、九龙药谷等一批特色园区。全面打造升级艾山丹参、黄芩、棋山艾草种植基地,全区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重点培育了樱桃、葡萄、草莓等,全区果园面积达到10万余亩。以打造“花开辛庄”品牌为依托,重点打造玫兰松菊千亩产业园1处。全区蔬菜播种面积3.57万亩,重点打造了黄金篮、下北港、赵泉等精细蔬菜品牌,培植了芦城精品果蔬产业园百亩精品园1处。依托全区200余处采摘基地,大力开展“研学游”、“乡村游”,推动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

图片

位于辛庄街道裴家庄村的东易牧业项目生猪养殖项目二期工程32个猪舍已完成主体建设,粪污处理池已基本建成,猪舍内污水管网已铺设完成,计划10月份全部建成投产,可存栏基础母猪5000头,年出栏生猪10万头,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安置劳动力300余人。山东一禾集团计划总投资近10亿元(2亿元基础建设+8亿元全国品牌推广)的山东三黑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也已落地。齐鲁财金集团投资的金三黑项目,正稳步推进。

治污染 促发展

钢城区养殖畜牧业发达,污粪处理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钢城区全面全方位排查问题养殖户,从6月份开始,由畜牧兽医发展中心逐街逐村进行摸排,共摸排3569家问题户。针对摸排出的问题户,全部移交到街道、功能区进行限期整改,目前整改效果较好,其中154家整改不力予以关停整治,验收合格后继续养殖。同时争取市级粪污治理补助资金120万元,在全区形成了“全覆盖、无死角、零缝隙”的粪污治理监管网络,建立了畜牧环保双监管的工作长效机制。当前全区规模场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了100%,粪便处理率达到了93%,污水处理率达到了70%,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了83.11%,专业户设施配件率51%。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也是钢城区治理污染的重点工作。在全区大力推广标准地膜3万多亩,全面摸清我区农膜应用及残留情况。预计将在全区建立45处农膜回收点,现已经制定完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膜回收处理实施方案,即将开展第三方招标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收集农药瓶48.2万个,农药袋子25.9万个,第三方处理21.47吨,并全部进行回收处理。

稳传统 注活力

钢城区上半年一产增加值5.75亿元,同比增长6.2%,增长速度列全市第二位。增长速度之快得益于钢城区对于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大力扶持。2021年,钢城区累计完成玉米种植5.2万亩,完成小麦收割0.8万亩,甘薯种植0.7万亩,棉花种植0.3万亩,花生种植5.3万亩,谷子及豆类种植0.3万亩,超额完成全年6.47万亩的粮食作物种植任务。

图片

艾山街道高峪村种植谷子的历史悠久,是钢城区种植谷子大村,全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生产出的小米有“金谷”之称。在政府的引领和推动下,“金谷小米”品牌名声鹊起,小米种植产业得到快速发展。随着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谷子种植面积每年都以一二百亩的速度增加,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去年,村里成立了种植合作社,有了品牌,建成了加工车间。收获的小米可以在车间进行加工、包装。今年雨水多,谷子长势喜人,预计亩产可达500斤。高峪村大力发展谷子种植,除了带动农户增收,还解决了许多妇女的就业问题。合作社成立后,在小米种植、除草、施肥、收获等阶段需要雇佣零工,给广大农村妇女送上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钢城区像高峪村这样整村发展小米种植产业的村子还有很多个。发展小米种植产业比种玉米收入高,比养殖风险小,比棚栽投入少,是一个脱贫致富的优势产业。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钢城区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把产业兴旺作为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把特色产业作为夯实产业兴旺的落脚点。如今,钢城区211个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10万元以上村达到70%。创建全国森林乡村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5个,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相关阅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我们的节日·中秋
学习强国 山东丰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啄木鸟在行动
不忘初心
山东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举报APP下载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

版权所有:济南广播电视台鲁中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712018002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512635

鲁ICP备09056461号

鲁公网安备 37129002000003号

鲁中传媒网 用户邮箱:sdgscm@126.com

网站电话:0531-78866992

国家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